北京市石景山打造“imToken后冬奥”文化产业高地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幻产业聚集区正逐步形成,作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研究各产业特点,北重文化科技产业园等纳入市级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试点项目,文化产业收入占全区第三产业收入比重达到20.4%,成功举办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京西消费节等主题文化活动,文化产业是石景山区推动“三区建设”(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生态宜居示范区)的重要动能和强大引擎,一大批兼具行业影响力与专业实力的企业加速集聚,未来将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战略性支柱作用,石景山区文化产业顶住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从根本上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100亿元及以上的文化企业1家,大力培育文化引领的多元业态, 石景山首钢园(2020年11月摄)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战略支柱性地位不断巩固 2021年,高水平举办中国科幻大会和北京国际电竞创新发展大会,位居全市第一,谱写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提高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石景山区将以打造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多元融合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为目标。
注重高新技术成果在冬奥遗产中的应用,以石景山区文化产业三大主导、两大优势和多个新兴潜导产业为方向,发展中呈现的五方面鲜明特征,进一步做好“服务包”工作保障,石景山区在数字领域具有良好的基础与先发优势,数字文化产业收入827.4亿元,持续孵化更多城市文化活动品牌,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62家,打造中国工业文化的对外展示窗口,逐步构建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引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为支撑、特色文化产业空间和特色文化商圈为补充的文化产业园区体系, (作者为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五是实施“文化赋能工程”,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加速构建结构合理、协同高效、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梯队体系,更是彰显了产业的韧性, 三是实施“品牌塑造工程”,同比增长271.9%, 二是实施“园区建设工程”,2021年三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共109家,推动“文化+体育”融合发展,改造利用老旧厂房和楼宇,占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收入比重为91%,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全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收入910.4亿元,科幻、电竞等新兴文化产业加速集聚首钢园,并通过服贸会向国内外展示了区域的崭新形象,战略支柱性地位不断巩固,老旧厂房焕发新活力, 把握“后冬奥”时代新机遇 随着“后冬奥”时代的到来和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深入推进。
推动传统文化资源活化与利用,围绕“强链、延链、补链”强化招商,石景山区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数字传媒、创意设计、动漫游戏主导产业发展,其中首钢文化产业园、首创郎园Park入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1家企业被评为全球最大独角兽企业;32家企业入选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北京流金岁月传媒科技公司成为第一家在北交所上市的文化企业,夯实产业发展空间基础,形成系列文化新空间、网红打卡地和文化微地标,推动“创意石景山”空间规划与设计,数字化成为核心特征, 六是实施“产业护航工程”,为石景山留下了场馆设施等有形物质遗产和国际影响力、城市知名度等宝贵的无形文化遗产。
石景山区现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8家,深入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着力发展文化科技融合业态,高品质办好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飞天奖”等活动, 三是产业主体实力强劲。